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工艺品种,自清嘉庆年间内画鼻烟壶制作以来,历经近二百年,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 "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据香港的鼻烟壶研究者梁知行先生考证,内画鼻烟壶是在清代嘉庆年间,由中国南方的'位年轻画家发明的(见梁知行《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这位年轻画家叫甘桓[huán],他将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壶内,来回晃动,使壶的内壁磨出层层细纹,以使水墨和颜料便于附着。然后再以弯曲的竹笔蘸上颜色在壶的;内壁反向作画。又据许漠士先生考证,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创作的内画鼻烟壶题材很广泛,敷色以墨色为主,以淡素的颜色为衬,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后来也有的以甘桓文、半山、云峰、古开樵等署名的。
内画鼻烟壶是鼻烟壶的一个品种,是鼻烟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了二百余年之后才脱颖而出的一种新工艺。但内画鼻烟壶一经问世,便立即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在鼻烟壶艺术的天地里独占鳌头,而且在清代继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之后,封建的艺术正如同封建的王朝一样日趋没落、走向消亡的时候,异军突起,为清代中后期死气沉沉、呆板单调的艺术领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内画鼻烟壶是鼻烟壶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虽然在内画鼻烟壶产生以前,鼻烟壶已经令人如痴如醉,十分迷恋,但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希望不断地看到更精美、艺术欣赏价值更高的鼻烟壶,而内画鼻烟壶正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结果。经过鼻烟壶匠师的不懈探索,终于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创制了内画壶这一新的更令人喜爱的工艺品种。
内画在海内外被誉为"鬼斧神工"、"中国一绝",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内画的创作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它区别于外画的是:首先作画顺序相反,内壁反着书画,外壁才能是正顺序; 其次壶口小限制书画的操作,内壁绘画时不容易看到笔的位置。所以内画不但要有扎实的外画基础,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正是因为内画创作的不易,故而当一件精品呈现出时,才俞显珍贵。当在晶莹剔透的水晶鼻烟壶里,看到张连合的作品清雅流动,圆润古朴的国画作品,是那么的富有神韵,宛若新鲜的生命汁液在莹润的壶壁上流淌,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审视愈久,愈感觉他张连合老师内画鼻烟壶生命意蕴,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张连合自幼酷爱书画,1982年入河北省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1985年开始学习内画,拜何继奎先生为师,学习花鸟、动物、人物,后经内画大师王习三老师精心指点,内画艺术突飞猛进。经过20多年的艺术生涯,练就了深厚的功力。作品以工笔人物画为主,表现手法工整清丽,笔法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神态逼真,色彩浓厚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内画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衡水市冀派内画协会会员、衡水市习三内画艺术院高级画师。墨缘斋签约画家。
张连合曾多次到东南亚、北美、欧洲、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现场表演展销。深受行家和客商的高度好评,并以高价收藏。尤其是佛教题材方面,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各大寺庙、教堂的青睐爱戴,并长期收藏展览。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法界原流图》、《佛祖全堂图》、《灵山盛会图》、《八十七神仙卷》、《三十三观音像》、《梁山一百单八将》、《百美图》、《十八罗汉图》等大场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