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缘斋文化官网 / 2022-11-23
《富春山居图》局部
小的一截,是《富春山居图》的起始部分,现存长度约为0.51米,被命名为“剩山图”。黄公望当年起笔就是一座顶天立地的浑厚大山,左侧斜坡缓缓,林木错落,其间点缀数处茅庐,但不见人影。群山三面环抱中,是一片江面。
剩山图
视线顺着“剩山图”的江面左移,便进入了更为宽广的江面,这是现存《富春山居图》大的一截,也是主体部分,长度约6.36米,被命名为“无用师卷”。无用师就是“无用禅师”,黄公望的道教师弟。1347年,79岁的黄公望在无用禅师的陪同下来到富春江畔,游览山川胜迹,期间,无用禅师向黄公望求取一幅画作。黄公望爽快地答应了,谁知道,这一画就是四年。到1350年,《富春山居图》绘制完毕,黄公望将这幅山水长篇巨制赠给无用禅师,终于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无用师卷
进入“无用师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江面,近处山势低缓,远处山影迷蒙。继续往左走,经过几处茅舍、古树、小山丘,抬头一望,又是一座顶天立地的浑厚大山。山脚下有座石桥,桥上出现了整幅画中的第一个人,手提木杖,正从右往左过桥。
第一个人
绕过这座大山,在另一侧的山脚下,我们见到了一个樵夫,肩挑干柴,走在山路上。他的周围林木森森,与墨色人影浑然一体。
第二个人
告别樵夫接着往左走,近处是几处相对低矮些的山头,然后江景变幻,江面成了近景,大山成了远景。从构图的层次与多样来看,已能看出黄公望绘制此画的用心程度。江面上停着一叶扁舟,一名头戴蓑笠的渔夫正在悠然垂钓。他是画中的第三个人。
第三个人
江边左侧的草亭中,一名书生坐着,回头看着江面上成群的野鸭子,还有刚才悠然独钓的渔夫。
第四个人
书生只要往左转头,就能看见画中的第五个人,同样是在扁舟上垂钓的另一个渔夫。在中国的文学与历史传统中,不管是渔夫还是樵夫,都可能是隐居者的另外一个身份。在黄公望生活的元代,汉族士人倾向于隐居不出,江南一带遂多了许多以渔夫、樵夫面貌出现的世外高人。所以,画中的书生,左右各有一个渔夫,或许正是他心中的镜像。
第五个人
继续往左走,江宽风静,水面无波。江面上,并排出现了两叶扁舟,两个渔夫相向而坐,似乎在对谈。秋景无边,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无心垂钓了。这是画中的第六和第七个人。
第六和第七个人
至此,《富春山居图》也渐入尾声。当最后一座尖顶的山峰出现在眼前,填满整个画面的时候,墨色渐淡,山色渐入水色中,似有似无,余韵悠长。令人惊喜的是,在这座山峰的右侧,也有一座桥,桥上也有一个人。他是画中的第八个人,也是最后一个人。只见他拄着木杖,从左往右在过桥,跟此画出现的第一个人正好相向而行,遥相呼应。
第八个人
在巨大的山水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一个个微小的身影,被黄公望放置在山水之间,犹如尘埃,但又如此顽强,让人感动。这正是画家本人的生命观。
黄公望画像
《富春山居图》诞生后,迄今仍被誉为山水画史上的第一代表作。这是因为,这幅画不仅让人看到了高超的笔墨技巧,更让人看到了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唯有画家内心足够通透、平和,才能画出如此细致、动人的山水。致敬,黄公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家入驻| 帮助中心| 留言板| ICP备案证书号:京ICP备17028324号-1
© 2005-2024 墨缘斋文化官网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墨缘斋(北京)国际文化交流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潘家庙56号
经营性许可证编号: 京B2-20180603 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编号 :京丰艺(2018)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