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的依据,早见于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作为书论的书画同源,是由元代全能艺术家赵孟頫提出的。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且相得益彰。作为书画同源书论,主要是说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彼此的产生与发展联系甚密,几乎是同根同生,相辅相成。中国书画在起源、用笔技法、美学特点和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特别类似。从书法练习的单一角度出发,笔者重点只从书画用笔用墨的的关联性方面作些探讨。
书法是典型的线条艺术,由点到线,从线到面,上升到艺术层面,首先应技须赋质。即笔法、笔力、笔势到位,从点画到整个字的结构完成,必有质感,骨感,美感,方可奠定作品章法神韵的基础。与此紧密相连的是书法艺术涵养的累积,即与文字学、文学乃至心灵、哲理、诗性、意境相联系的深厚学养。艺术涵养愈是深厚,学养根系愈是发达,书法艺术之树的枝干就愈粗壮,枝叶就更婆娑多姿。国画常常以书法用笔入画并赋予其美学品格,以书法入画,会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
书画都十分注重和强调神采和气韵的锤炼。历代书画大师,有的以书圣或书法家著称于世,有的以画圣或画家留芳千古,可是他们的诗文无不文采飞扬,书画乃至篆刻艺术也堪称极品乃至神品,给人以熔多元艺术于一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和产生赏心悦目的共振共鸣。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席成篇,句句珠玑,吟哦诵读,朗朗上口。虽真迹失传,然而仅次于真迹的虞世南等摹本流传于世,亦莫不令历代书法人倾倒。北宋以书法艺术著称的米芾,除了其书法作品能八面出锋外,还创造出了中国画的米点皴。一代文豪苏东坡,文学成就斐然,《寒食帖》书法作品定尊为第三行书,而且他的竹石国画功夫也真可谓了得!
明代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可谓是其诗书画印集大成者之作。他的山水、人物、花鸟画,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融汇贯通,加上其将亲历山水的感受用笔墨于写实,才有其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其许多画作,皆因其题诗、署款、治印的书法功底深厚而为其画作锦上添花!
由此观之,书法用笔用墨是书画艺术升华的共同基础,深厚学养是书画艺术之树常青的沃土。
回头再看个别当代书法学人,为逃避“板凳要坐十年冷”临池的艰辛与寂寞,急功近利,把标新立异作为出人头地的“创新”而误入歧途。少数自称“猫王”、“虾王”、“虎王”、“牡丹王”的人,虽然从作品能看出其应物象形的画技有一定基础,而从经营位置、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到气韵生动都乏善可陈。特别署款的笔墨彻底暴露出其学养与书法功底的浅薄。这应是书画人难登艺术大雅之堂的软肋。
作者:周义发教授,笔名周德舰,职业书画家。早年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专业研究生,进修于中国书画篆刻名家导师马波生教授工作室。上世纪90年代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审为教授级职称,本世纪初建立“周义发诗书画印工作室”。被央视星光影视园新华融媒国际品牌国礼文化联合会和中国收藏家协会联袂授予“国礼书画名家”,被中书协、中美协等艺术机构联袂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
现为墨缘斋文化网签约画家,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会员、画圣吴道子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被原文化部审定为“国家书法师职业资格培训项目专家委员”。现任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名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数所著名高等学府艺术院校客座教授。数十件诗书画印作品被中国文联等出版机构的《艺术年鉴》、《影响中国的文化学者》、《中国当代书画骄子》等30余种大型文献收录出版,被中国邮政集结成邮册发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国礼”馈赠外国政要收藏,被翰海、恒大、高鼎、杭州等拍卖机构以可观成交价成功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