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书画-元代书画家王蒙

王蒙(1308-1385),元朝末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曾一度任官,后来弃官隐居于临平(今浙江余杭)的黄鹤山。元朝灭亡后,王蒙山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厅事,与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发被捕,王蒙也受到牵连下狱,死于狱中。

这位画家作品也拍卖出了4个多亿的高价。

王蒙书法作品:


梦梅花诗卷 行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最能反映王蒙书法风格的作品。此为王蒙与杨维桢、张光弼、刘时可等名士聚会时的即兴唱和之作。是卷散逸简淡,绝去华采,所谓真率处见真精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厚爱帖 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绘画作品:


《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人,著有《抱朴子》、 《神仙传》等书传世。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卷取全景式构图,但又不像宋画那样突出一主峰,而是强调众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种整体气势和气氛。

除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然而此图又与他大部分作品风貌相异,如树叶全用双钩填色,树干精勾细描,树形复杂多变,设色五彩斑斓,不同于他惯用的写意或兼工带写。山石用小笔细写,并用墨、青、赭等色反复渲染,墨彩相彰,画断崖用斧劈、刮铁、折带诸皴法,与他常用的披麻皴与解索皴迥异。画中人物的描法简洁中见精工,造型头大身小,古拙可爱。全画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托了葛稚川的形象。画面山岩重重,树木茂密,加上回环的流泉,曲折的山径,造成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画

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

今藏上海博物馆


《秋山草堂图》

《秋山草堂图》画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润的境界。画上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 下行楷书又识云: “黄鹤山中樵者王子蒙为画于淞峰书舍”。